第G03版:高新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高新区81万居民喝上南水北调水
离开时写封感谢信:“为郑州市民点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丹江水“接棒”黄河水
高新区81万居民喝上南水北调水

9月26日上午,随着一声声调度指令,郑州高新区梧桐水厂与郑州市区供水管网正式并网运行。从这一刻起,郑州高新区供水由原来的黄河水,逐步切换为南水北调水。这意味着,郑州高新区81万市民终于喝上南水北调水。同时,这也标志着,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首个项目正式落地。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陈馨/文 尹金凯/图

高新供水全域用上南水北调水

据了解,高新区用水取自梧桐水厂,梧桐水厂2012年由原中原制药厂水厂经过两期改造扩建而成,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水源为黄河水。主要供水区域为西南绕城高速以东,陇海铁路以北,西流湖以西,新龙路以南区域,供水面积99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高新区经济快速发展,辖区群众对高品质供水的需求日趋强烈。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专门方案,大力推进供水基础设施“一体化、一张网”建设。市城市管理局、市国资委悉心指导,促进了高新区“一体化”改革的落地。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站位全局,主动融入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新区供水纳入了全市供水体系,2023年6月5日郑州水务集团正式开始对高新区供水实施全资运营,加快推进该区域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步伐。

在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的大力支持,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水务集团以及市自来水公司的合力推动下,所有努力终见成果。经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正式批复,郑州市22号密垌口门侯寨水厂供水连接工程支线于9月26日10时正式向郑州市梧桐水厂调试供水。

9月28日,郑州高新区南水北调水源通水启动仪式在梧桐水厂举行,郑州市委、市政府,省、市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市水利、城管、国资等部门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水务集团、郑州自来水公司的主要领导和建设者们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多方支持铺平置换道路

高新区水源切换为南水北调水,主要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个是取水口供水能力,另一个是水量指标配置。为此,各级各部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为解决取水口供水能力难题,经省水利厅、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批准,密垌口门泵站实施“一托二”工程技术创新,在保证原有功能基础上,通过对密垌口门泵站实施工程改造,增加了同时具备向侯寨水厂和梧桐水厂双向供水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南水北调分水口门的综合效益。

随后,高新区南水北调置换工作驶入快速路。

9月1日,河南省水利厅下达了《关于郑州市梧桐水厂取用南水北调分配水量的意见》,要求郑州市水利局组织开展“22号口门增加向梧桐水厂供水的可行性论证”和“应对通过水权交易获得的水量指标进行统筹分配”工作。

在此基础上,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加强了郑州市自南水北调22号分水口门向梧桐水厂供水的技术指导工作,并开辟绿色通道,加紧各项手续审批速度。

9月19日,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召开专家评审会,批准高新区南水北调水源试通水调度运行方案;9月21日,省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正式批复同意郑州高新区的水源置换,正式下达水量调度函。

为解决水量指标配置不足的问题,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郑州市水利局积极统筹协调,通过水权交易落实南水北调新增水量指标2920万立方米/年,用于梧桐水厂水源置换,破解了水量指标的梗阻难题。

克难攻坚完成施工建设

在设计方案上看只有三个关键施工点,但实际困难重重。担任施工任务的郑州楷顺工程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今年8月23日,南水北调22号密垌口门泵站改造完成,顺利实现侯寨水厂水源置换,也为此次梧桐水厂南水北调水源置换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次高新区水源置换正是用的侯寨水厂原来从郑州市西北部石佛沉砂池向侯寨水厂引水的30公里原水管道。

从郑州市地势较高的西南到地势较低的高新区,水的压力需从169米降低到最低101.5米,为实现这一目标,施工措施主要有,新装流量计、调流调压阀、新增两处管道连通。

在工程施工中,他们主要采取的是“开挖+顶管”施工。据介绍,施工管径较大,顶管作业很深,距离河道近,地下水较多,在施工中还要兼顾将碰头施工时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了快速稳妥做好此次施工,参建人员轮班24小时不间断施工,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只用了15天时间,完成了原本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

“一体化、一张网”将持续推进

自此,高新区居民用上南水北调水的渴盼成为现实。但意义还不仅仅如此,作为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首个正式落地的项目,高新区供水从此除了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水压更均衡稳定,该工程的建成投用,还使郑州市梧桐水厂具备了南水北调水与黄河水“双水源”供水保障能力。纳入郑州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后,供水服务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高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将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撑。

郑州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改革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介绍,当前,为了保障供水安全,实现郑州市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推进落实全市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战略部署,通过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水资源调配,强化节约用水,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等举措,努力构建南水北调水、黄河水“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全市水网体系,打造规划、资源、建设、运营全要素保障体系,实现水源保障、水厂互备、管网互通、信息共享的供水发展格局。

据了解,郑东新区白沙园区、郑州经开区、上街区、新郑市龙湖镇等多个区域供水业务整合将陆续提上议事日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03119 2023-10-18 00:00:00 三 高新区81万居民喝上南水北调水KeywordPh丹江水“接棒”黄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