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新手电商卖家 有“客服”让转账 当心上当
她说:“恩情不能忘,诚信更不能丢”
刷视频点广告 被骗3.4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苦干20年,一笔一笔还清丈夫治病借的钱
她说:“恩情不能忘,诚信更不能丢”
她还孝敬公婆,培养儿女上了大学
许爱玲在超市打工

早上5点多,许爱玲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初夏抽蒜薹、深秋摘棉花,池塘养鱼、农闲打工……近20年来,究竟打过多少份工,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了。唯一能记录这一切的,是一本早已破旧的账本。如今,为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已一一偿还,而账本上留下的是一道道划掉的痕迹。

举债 辗转千里救夫

52岁的许爱玲,家住中牟县万滩镇三刘寨村。2002年,丈夫吴文尚查出癌症。为了给丈夫治病,他们几乎跑遍了河南省内所有医院,后来又到北京求医。许爱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能把丈夫的病治好,跑多少路、花多少钱都愿意。

他们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又把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四邻八舍有的甚至是主动送钱过来。许爱玲深知这些救命钱是亲友乡邻们的血汗钱,每笔款项她都认真记在账本上。

在儿子刚刚10个月时,病魔还是无情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留给她的只剩下年幼的儿女和沉重的债务。

坚持 带病打工赚钱

尽管丈夫在世时嘱咐她一定要为自己考虑,但许爱玲从未想过逃离,当时才三十出头的她毅然选择挑起重担。一边养育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挣钱偿还所有债务。这位普通的劳动妇女认定,救命恩情不能忘,诚实守信更是万万不能丢。

尽管好心的亲友乡邻知道她的家庭情况,从未主动提及还钱的事,许爱玲却坚决要还。

为了还债,除了照顾好家里的几亩地,一有打工的机会,许爱玲就去。最初,她去给别人摘棉花,摘一斤棉花一毛二分钱。为了多赚钱,她早上天不亮就到地里,一直干到太阳落山,中午也不休息,但一天的工钱还不到20元钱。由于长时间站立,许爱玲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

守诺 还清巨额债务

许爱玲又去抽蒜薹,抽一斤蒜薹三毛钱,一天起早贪黑能挣三四十元钱。给别人锄蒜,一天能挣四五十元钱。再去冷库打包货物,站在高高的货架上向下望漆黑一片,尽管心里害怕,但为了挣钱她都坚持了下来。

20年来,都打过哪些工,干过哪些活,许爱玲已数不清了。后来,村里重新分地,有意向的村民可以分地挖成鱼塘搞养殖。眼看着公公婆婆年龄越来越大,田里劳作体力不支,自己也因常年打工积下不少毛病,而且女儿上了高中开支越来越大,许爱玲决定挖一个鱼塘。没有任何经验的她虚心学习,白天除了喂鱼,农忙时节兼顾干地里农活儿,到了晚上,特别是夏天,更是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她一遍又一遍地围着鱼塘查看,害怕鱼塘里的鱼缺氧。为了能晚一点开增氧机,节约用电,她熬了无数个通宵。然而,那几年的鱼价并不尽如人意,但因为许爱玲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还是偿还了一部分债务。

许爱玲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只要手中一有余钱,便按照当年的账本一笔一笔地还,每还一笔她就在账本上划掉一笔。

有的亲戚朋友看到她生活困难,提出不需要还钱了,可是许爱玲不同意。历经一二十年,许爱玲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终于还清了巨额债务。

信念 敬老爱幼知恩

邻居说,许爱玲是一位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她从嫁到婆家以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操持家务,孝敬老人。公婆原本就年迈体弱,加上丧子之痛的打击,身体更加不好,特别是公公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经历了几次大的手术,无法进行体力劳作。农忙时节,白天许爱玲外出打工,晚上从工地回来就到地里干活儿。公婆也深知儿媳的不容易,想帮忙都被许爱玲拦下,她总是笑着说自己不累,可是没有人知道她一天几乎只睡两三个小时。在日常生活中,她更是悉心照顾公婆,从没因为生活琐事和公婆吵架生气。

因为自己没有文化,许爱玲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对待孩子的学习,她要求得格外严格。孩子们也明白母亲的艰辛和执着,在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在学习中积极上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大女儿在2013年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儿子去年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在许爱玲的影响下,孩子们知恩图报,在工作和学习中用自己的行动感恩回馈社会。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赵晓彤 吴琼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17430 2024-01-05 00:00:00 六 她说:“恩情不能忘,诚信更不能丢”KeywordPh她还孝敬公婆,培养儿女上了大学苦干20年,一笔一笔还清丈夫治病借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