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徐富盈 文/图)2月16日,市民周女士打来电话,她去新密山里旅游,在距郑州30公里左右的袁庄乡青屏山东坡的赵坡村,有一株独木成林的皂角树,树身向北倾斜,需要保护。 2月17日,记者赶到袁庄乡赵坡村口,向附近村民打听这株皂角树。两名村民同时向北方指去:“大皂角树吧,前面300米处,沟底就是!” 一听是来看古树的,一名年轻人主动带着记者去寻找。顺着山间小路向北,很快找到了这片“森林”:十几株粗树挤在一起形成一片小树林,东西长约20米,最西侧那株树最粗。走近看,只见树的根部竟然连在一起,从西向东像一条古怪的苍龙。龙头在西边向上扬起,向东是龙身,一直延伸到东边的水沟处,10多株皂角树形成了一个小树林。 皂角林树根南侧土地比较平整,北侧是下陷约3米的土崖,大量根部裸露后连在一起,树下地面上落满皂角。树根东西两侧有砌的石墙,保护土崖不再坍塌。为了支撑巨大的树身,北侧架起了一个矩形钢架,支撑住向北斜歪的树身,让它正常生长。 在其根部挂着古树名木保护牌,牌上写着:“树龄1000年 豆科 皂夹属 新密市林业局 保护人 姜朝”字样。 记者找到了此树的保护人——75岁的姜朝。老人介绍,600年前,他们姜姓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此,发现山清水秀,当时就有这株皂角树。5年前看到树身向北斜,新密市林业局建了这个保护钢架。 河南林业科学研究院古树保护专家董玉山介绍,袁庄乡赵坡村的这株皂角树经初步勘查,胸围180厘米,冠幅20米,树高16米,树龄1000年左右,树根串皮(地皮)而生,树根上又长树,树又生根,根又长树,根枝相连。它能在此生长千年,一是树所在的土壤与墒情适合它生长,附近村民对它加以长期保护。二是它对附近的气候水文生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已经有主管部门对它保护了。 郑州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2018年普查结果(最近一次普查数据),郑州共有单株古树名木4055株,其中古树3962株,名木93株。同时,还有不少古树名木没列入保护清单。如有市民发现没有被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请联系本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