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7版:鼓足精气神 跑出加速度 干出新业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言献策谋发展 人大代表 “好声音”
孙朝霞 推动“养老+行业”发展模式服务辖区老人
孙红 组建公益性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团队
杨俊良 实施高起点办园 减少低层次幼儿园数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孙朝霞 推动“养老+行业”发展模式服务辖区老人

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同比增长6.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同比增长3.3%;我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2022年末,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62万人,占18.86%,同比增长4.4%。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与全国、全省一样也面临老龄化的问题,2022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9.8万人,占18.86%,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我提几点建议:一、切实解决老年人的饮食需求。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日渐衰弱,买菜做饭逐渐力不从心,特别是一些空巢、独居、高龄、失能老人,膳食营养更是难以自我保障。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一是按照“财政补贴、社会承建、第三方机构运营”的方式,推动实施“中央厨房”建设,分区域实行订单管理,既可以将餐品配送至个人,也可以将半成品配送至社区食堂,既保证食品安全营养又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二是加大社区食堂建设,将社区食堂建设纳入新建住宅小区规划和老旧小区改造内容,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利用现有资源改建社区食堂,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解决老人买菜做饭耗时费力和特殊老人群体做饭难的问题。三是强化公益属性,借鉴“爱心粥屋”模式,鼓励爱心人士出资建设运营一批爱心早餐店,为社区低收入、特困老人奉献一片爱心。

二、积极做好老年人的医疗保障。老年人属多发病群体,且大多行动不便,在社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既方便了老人,也可缓解医院的就医扎堆问题。建议围绕“小病不出社区”这一目标,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依托辖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推进社区门诊或就诊点布点建设,实行老年病预防治疗专家轮班坐诊,优化老年人医保诊疗程序,提高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服务。二是依托智慧养老平台等大数据手段,由社区牵头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及时分析、预警老年个体健康状况,对各种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三是鼓励医疗机构投入养老服务业,引导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提高健康养老的质量。

三、健全完善老年人的康养机制。我们要在有效解决老人饮食、医疗的同时,更加注重老人的康养问题。一是大力推进运营服务提质,加大对普惠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力度,创新财政投入形式,完善补贴发放方式,拉动需求侧发力,借鉴推广“以大带小”、连锁运营等模式,全面提高设施运营率,促进健康运营。二是广泛促进服务设施延伸,落实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政策,对新增街道、社区和新建小区同步配建养老设施,整合社区有效资源,进一步提升日间照料中心等多样化社区与居家养老服务。三是持续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加大项目储备,深化银企对接,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普惠养老再贷款等,发挥政府平台优势,用好金融工具,用活市场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投资合力。四是推动“养老+行业”发展模式,鼓励物业、家政、医疗、文旅、体育、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养老产业,丰富养老业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五是积极支持人才建设提速。充分依托各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基地,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培训力度,吸纳新增劳动力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大力培养一批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投入到老人康养工作中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26557 2024-03-05 00:00:00 二 孙朝霞 推动“养老+行业”发展模式服务辖区老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