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每日可充值2000万元? 打赏没上限,折射诱导没下限
“王婆等我”,祝所有真诚相亲者都“脱单”
退票要“死亡证明”?对“演出霸权”不能惯
爆火的赣剧艺术鉴赏课,带来什么启示?
“办公室永远为你们敞开”,反校园欺凌就要发挥学校作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爆火的赣剧艺术鉴赏课,带来什么启示?
视频截图

热点话题

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分享他们的所学所感之时,也是传递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抬头率100%”是什么样的课堂?近日,一段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堂上,陈俐老师课堂展示的视频引发关注,不少网友点赞道“上得了课堂,耍得了花枪”“羡慕了,我也想去蹭课”。

除了能够现场观看老师的展示外,学生能够高度参与也是这门课爆火的原因之一。经过几次动作的打磨,学生们就可以流畅地转起枪来,并赢来台下一片喝彩。可见,这门课的“走红”并不意外。在课堂上挥水袖、转折扇、上戏妆,体验一层层的油彩和包头的道具,能拥有如此的满座率和抬头率,其原因不言而喻。从知道到了解,从体验到体会,在与赣剧一次次的近距离接触中,学生们用心体会每一个角色的特点、认真学习每一个戏曲技巧,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原来这么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进大学校园。前不久,泉州非遗文化走进北京大学,为学生们展示了南少林武术、南音、掌中木偶、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沙理工大学联合长沙博物馆举行“如果文物会说话”的展览活动;东南大学举办2024年传统文化公开课暨首届梅园游园会,既有茶艺、昆曲、古琴的文化展示,也有古韵乐“投”、龙韵智答、华裳游园等互动体验……传统文化不再是晦涩难懂的乡音曲调,而是一场可以生动代入的文化体验,自然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

要看到,年轻人不仅爱上传统文化,还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分享、交流,将传统文化带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陈俐课堂展示的视频被学生发布在社交网络上并迅速走红,赢得百万网友的点赞和热议,不仅是对赣剧艺术的一次生动传播,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有趣又有料的科普对于大众而言接受度更高,转化率也更高,让看似冷门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温度,让我们看到“冷”知识走出圈的更多路径和可能。

传统文化课堂的爆火,也让我们有了一个观察文化自信的窗口——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分享他们所学所感之时,也是他们在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更是一种认可和自信的体现。

传统文化是传统厚重的,大学生是青春活力的,他们的碰撞会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生命力。互联网时代的加持下,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传统文化能够焕发新生,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发现非遗之美,这会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据光明日报微信公号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29992 2024-03-26 00:00:00 二 爆火的赣剧艺术鉴赏课,带来什么启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