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春天,和郑州来一场浪漫的约会
职场“空窗期”不该成为求职“绊脚石”
限量版行李箱摔坏,只能“按公斤赔偿”?
厕所安装防欺凌警报,让“隐秘角落”被曝光
“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或许是一种冒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厕所安装防欺凌警报,让“隐秘角落”被曝光
报警装置 视频截图

热点话题

全社会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对于校园欺凌再也不能“高举轻放”了

“救命啊”“打人啦”……当厕所里发出呼救声,办公室里老师的手机立刻收到报警信号,随即进行通话并赶往现场处置。近日,通过一段情景演绎视频,福州鳌峰学校介绍了该校为预防学生欺凌,试点在厕所等区域安装校园报警设施的经验。

校园欺凌问题备受关注,这一做法很快引发热议。不少人为此点赞,认为这实现了技术赋能,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欺凌行为及时介入阻止;但也有人担心,安装报警设施治标不治本,“要想欺负人怎么都能找茬”“只会让欺凌者换一个地方”。

平心而言,设置这样的报警设施,亮明了学校下大力气防治校园欺凌的态度。厕所等“隐秘的角落”,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设置报警设施,一方面为受欺凌者求助提供了便利途径;另一方面也对实施欺凌的一方形成震慑,让“坏孩子”们意识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容为所欲为、恃强凌弱,只要欺负他人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不少受欺凌的孩子之所以忍气吞声,就是因为受欺负时的无助感。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欺凌行为,甚至会让欺凌者变本加厉。设置报警设施,让孩子们感到正义就在身边、帮助就在身边,无疑能增强他们保护自己的底气和力量,勇敢地反抗欺凌,进而形成“邪不压正”的校园秩序。

因此,对校园欺凌的第一时间干预意义重大。近日,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急救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专题教育。

校园欺凌的隐蔽性,不仅在于发生地点的隐蔽,更在于心理上、意识上的隐蔽。报警设施发挥作用,前提在于受欺凌者当场呼救。而构建“无死角”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不光从技术上,也需要从制度、流程、理念等方面加以改进。

尤其是对于隐性的“软暴力”欺凌,单凭技术监控可能无法发现端倪,这就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用心”保护好学生。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调查,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掌握欺凌的线索和苗头。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分析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学校不妨敞开举报途径,比如设置匿名举报信箱,鼓励任何学生一旦发现欺凌迹象就向老师写信。要明确一个原则,帮助他人远离欺凌的阴影不是“管闲事”,而是见义勇为、互帮互助的善举。

如今,全社会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对于校园欺凌再也不能“高举轻放”了。校园欺凌绝不是轻飘飘的“打闹嬉戏”,而是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影响一生的大事。因为正视才会解决问题,才能让更多“隐秘角落”曝光在阳光之下。

据澎湃新闻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30793 2024-03-28 00:00:00 四 厕所安装防欺凌警报,让“隐秘角落”被曝光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