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未成年人网游退费团标出台 “按错担责”值得肯定
滁河水污染负责人被免职 要治污更要治理工作作风
责任内驱 让“电子黄牛”无处遁形
婚介消费“冷静期”,给冲动消费一颗后悔药
“椅套老旧不卫生” 高铁不妨借此优化服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婚介消费“冷静期”,给冲动消费一颗后悔药
千库网图

热点 话题

相关部门仍需对行业加强全面监管,婚介机构也应严格自律、诚信经营

近日,上海发布首个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指引,其中提到,3~7天冷静期内,实体婚介机构门店一般不开展服务,征婚者有权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征婚者要求解除合同的,婚介机构一般应退还除已实际发生的合理支出外的全部服务费用。

之所以推出合规指引,是为了提升婚介行业的规范性、诚信度、专业化。近年来,婚介消费套路屡屡为人们所诟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婚介消费纠纷频频发生,让不少年轻人感叹“认真相个亲、找个对象,怎么就这么难?”

曾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相关投诉平台上,存在大量涉及婚介服务的投诉。这些投诉聚焦虚假承诺、哄骗式消费,以及引导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或其他信贷产品付款、费用高退款难等问题。很多有这样经历的消费者称之为“洗脑式营销”。

无论是“洗脑式营销”还是“哄骗式消费”,都是婚介机构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套路消费者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婚介机构工作人员通过贬低客户、制造焦虑,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付款。但当消费者走出门店、感到后悔时,想要退款却是千难万难了。

给消费者3~7天的冷静期,就是给冲动消费一颗“后悔药”,也是给套路营销一记重击。婚介行业也应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短短3~7天,机构一般还没有展开实质性的服务,这期间的消费“后悔权”,必将倒逼婚介机构提升营销过程中的规范性和诚信度,有效遏制婚介行业乱象。

设置冷静期、赋予消费者“后悔权”,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的常规操作。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消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规定消费“冷静期”相关条款,赋予消费者在冷静期内解除合同并要求全额退款的权利。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继出台规定,要求健身行业设置消费冷静期。在冷静期内,消费者没有开卡的情况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获得全额退款。此外,江苏规定预付卡消费有15天冷静期……越来越多的消费冷静期切实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让消费更有底气,也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当然,婚介行业乱象不止“洗脑式营销”一种,仅靠消费冷静期还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正如此次发布的合规指引所提到的,婚介机构应当严格核验征婚者信息,不得对机构资质、会员信息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擅自对外透露或泄露征婚者个人信息……相关部门仍需对行业加强全面监管,婚介机构也应严格自律、诚信经营。

无论如何,期待婚介消费冷静期的到来,期待它在消费者“稀里糊涂付款”时,提供一颗“后悔药”,让人们在婚介行业花钱花得放心、舒心。 据澎湃新闻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2030 2024-05-30 00:00:00 四 婚介消费“冷静期”,给冲动消费一颗后悔药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