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社交软件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 背后原因值得关注
银行招聘催收人才 行业有望趋于规范
实习生被建议追刑责 莫轻言是“替罪羊”
桌椅跟着孩子“长”,本不该是教育的短板
空气监测器下洒水扇风 是想骗过什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社交软件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 背后原因值得关注

□评论员 任思凝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白皮书。内容显示,由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所引发的游戏、直播充值、打赏退费纠纷案件逐年上升。对此,白皮书分析,有的社交软件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有的游戏诱导高额充值,有的网络平台将打赏与社交绑定,诱导用户大额消费,加之家长监管不力、学校网络素养教育不够等,导致案件频发。(6月5日《中国青年报》)

白皮书公布的案例显示,在一款名为“连麦”的语音交友App中,“送礼物”按钮标识显著,用户轻易就能充值购买虚拟礼物,尽管礼物价值不大,但该App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用户会相互比拼送礼物,一笔笔小额充值金累积起来,就变成了高额充值。显然,这是在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

一旦未成年人进行充值,充值金往往很难追回。这是因为,涉事企业大多认为,已经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公司不应承担责任。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只是,让自身完全置身事外,也是不合理的。

一般而言,“未成年人模式”会在使用时段、时长、内容等方面,限制用户使用,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在用户打开“未成年人模式”后,就直接禁止用户使用其App。若想继续使用,用户就只能关闭“青少年模式”。而且,未成年人可以轻易进行游戏充值,实名认证的功能也被忽视。

如此一来,“未成年人模式”就成了虚假设置,实名认证的功能更是形同虚设。那么,就要考虑,企业设置“青少年模式”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只是想在家长追责时,作为免责的借口?到底是企业技术水平不够、存在漏洞,还是故意为之?

对于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家长同样也有责任。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对未成年人缺乏有效陪伴、沟通,使得他们沉溺网络,向虚拟世界寻求感情寄托;有的家长则受限于自身文化水平,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没有做到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

除企业和家长要承担相应责任之外,恐怕也与未成年人自身缺乏基本的金钱消费观念脱不开干系。在具体案例中,法官问未成年人为什么在看游戏直播时打赏,其表示,以为打赏的只是符号,不知道礼物就是钱。的确,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接触现金的机会变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对钱多钱少没概念、对挣钱难易没认知,以至于会产生“钱怎么会花完呢”“钱不是在手机里吗”这样的认识,自然就很难珍惜金钱。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各界都应尽到责任。在未成年人提出消费要求时,企业应尽责提醒,并主动询问是否得到家长的同意;家长既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切实履行监护职责,也要引导孩子认识现金、适当使用现金;学校则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规范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只有各方共同发力,才能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避免未成年人进行非理性消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3426 2024-06-06 00:00:00 四 社交软件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 背后原因值得关注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