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学子 终将闪闪发光
不能纵容装修 “一口价”变成“起步价”
“爱心面店”传递善心 正向反馈带来良性循环
“养臭水”风靡校园,这种“童年味道”太刺鼻
“跟你们有啥关系” 岂能如此对待舆论监督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养臭水”风靡校园,这种“童年味道”太刺鼻

热点 话题

积极正确引导,保护他们的探索欲,才能不断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如今,中小学生的爱好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继萝卜刀、盘串、烟卡之后,一种“养臭水”的行为开始流行起来,他们甚至会在网络上分享并研究配方。而校园臭水发酵后“爆炸”的惨剧也频繁发生。有律师指出,如果臭水在学校爆炸造成损失,家长和学校都有可能单独或共同承担责任。(6月6日中国新闻网)

“养臭水”,顾名思义,就是把唾液、牛奶、胶水、蚊子、苍蝇、面包、臭豆腐等,各种令人作呕的材料放在瓶子里,加水后“养着”观察,静待瓶身“爆炸”。

作为成年人,恐怕很难理解中小学生为何会“养臭水”,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养臭水”或许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且,“养臭水”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不确定什么时候会“炸”、不确定瓶子里的材料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也让他们产生一种探索欲。

好奇心、探索欲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结果。然而,当这种好奇心、探索欲缺乏正确的引导时,就可能转化为危险的“实验”。

当然,“养臭水”背后不仅存在着健康隐患,更有可能涉及法律问题。一旦因为“养臭水”导致公私财物损失或人身伤害,不仅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更有可能触及刑事责任。而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并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养臭水”的行为可能涉及法律问题,只是单纯觉得好玩、刺激。

这时候,外界干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该与孩子进行真诚沟通,让他们了解“养臭水”的危害性,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鼓励他们发展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在实验室等特定环境内引导学生做感兴趣的实验,引导他们将好奇心转化为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也应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而不是急于制止、一禁了之,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

其实,每隔一段时间,中小学生之间都会流行一种新东西,“养臭水”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在校园环境中,的确更应谨慎一些、更敏感一些,多一些深度思考。

通过外在手段阻拦中小学生“养臭水”,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积极正确引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探索欲,才能不断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评论员 任思凝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3777 2024-06-07 00:00:00 五 “养臭水”风靡校园,这种“童年味道”太刺鼻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