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理 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5
推动历史文化资源转化创新 提升郑州城市文化竞争力
打造“大平安”格局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大平安”格局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张培斐

平安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郑州市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郑州要求,以“大平安”建设为目标,积极融入“平安中国”“平安河南”建设,多措并举深化“三零”创建,全力构建平安法治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治安、交通、食品等领域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平安郑州建设成效显著。

平安郑州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多措并举深化“三零”创建。郑州市依托郑州智慧政法平台,建设“三零”平安创建信息平台,横向打通公安、信访、应急三专班和十五个工作组,建立市、县、乡、村直至创建主体的直报系统,2022年郑州市3236个行政村(社区),108843个企事业单位已完成数据接入,提高了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水平。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关于建立“最多跑一地,一码解纠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搭建了全市统一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群众少跑腿,通过“郑好办”APP或微信扫码即可登记提交纠纷、反映诉求、线上调解;实现线上互通联动,市、县、乡、村四级共用共享,实现信息直采、数据直传、任务直达、问题直报,形成郑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盘棋”。

多方合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2月,郑州市创新设立“企业服务法律工作站”,其中郑州市13家,各开发区、区县(市)33家,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2023年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制定企业合规办案指引等3份规范性文件,2022年选派88名检察服务专员,服务29个重点项目和57家企业。2018—2022年,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下属基层院审结破产案件678件,盘活资产275.3亿元,帮助72家企业脱困重生。

平安郑州高水平建设的路径

依托互联网助力社会治理。一要以互联网为依托,维护网络安全,为群众建立起安全的网络防御体系,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网络”的体系,从技术上降低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公共安全等监测水平、分析研判能力、风险预警能力,提高基层工作质量和效率;二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打击网络犯罪,从技术上打破网络犯罪的犯罪壁垒,依法办理新型网络犯罪案件,严厉打击校园贷、套路贷、“投资养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违法犯罪;三要重视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有效、科学构建起网络权益保障体系,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四要及时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及时发声,探索舆情疏导机制,正确处理好群众关心的社会事件,避免网络舆情恶性发酵。

夯实社会基层治理基础。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培育,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构建专业化队伍;二要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治理工作平台,不断健全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人民群众进一门能办事,入一网办成事,实现信息高度集成融合;三要着力从根源上减少基层矛盾产生,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各级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持续推进法治建设。一要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和专业素养,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严格执法全过程记录,遵守执法程序,适当公开工作的执法过程;二要加大对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避免大规模群体性矛盾的产生,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三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到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普及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实现遇事懂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四要善于运用互联网优势,通过发挥互联网短视频、漫画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线上宣传,加强社会各阶段普法教育,全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系郑州市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

来稿电子邮箱:syw668@126.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4993 2024-06-14 00:00:00 五 打造“大平安”格局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