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3版:大运河申遗十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特别报道
三代生活运河上 如今的船里有两室一厅
从年少到未来 我与大河共徜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出生在大运河郑州段河畔 陪它一起从懵懂到“长大”
从年少到未来 我与大河共徜徉
王俊向记者介绍运河位置

河南 郑州晚报 □记者 李居正 文/图

人物名片 王俊

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文保科工作人员,从事大运河郑州段的文物遗产与历史保护工作

生于斯长于斯,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文保科工作人员王俊把家安在了大运河的不远处,每天上下班沿着与运河相平行的路穿梭往返。

站在大运河旁,随着回忆的翻涌,王俊常常会感慨万千——

奔流的索须河,沉淀着隋唐大运河千年历史。

从陌生到熟悉,我与历史共成长

“讲到隋唐大运河,恐怕学历史的没有人不知道吧,这中学课本都讲过。”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提起大运河,王俊化身中学历史老师娓娓道来。

从战国时期魏惠王在此地修建水道、主持漕运、沟通水系,建立最早期的“鸿沟水网”,到秦汉、三国时期此段运河不断更名改道,“浪荡渠”“汴渠”“浚仪渠”……大运河郑州段一桩桩久远的历史事件,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被王俊翻了个遍。

被问起如何掌握这么丰富的历史知识,王俊笑着说:“这就是我的工作,工作时不经意中将它的历史装进了脑袋。”然而,作为郑州古荥人的王俊,从小在运河旁长大,工作前的20多年却对运河历史一无所知。

2008年后,在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时任馆长阎书广的带领下,大运河郑州段的探索发掘工作才逐渐被考古人所重视。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大运河遗产监测和档案系统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讨论稿)》文件,大运河郑州段发掘、保护工作被推上了“快车道”,以后,与大运河郑州段有关的历史知识才如雪片般向王俊飞来。

这个运河畔长大的女孩,终于在而立之年,逐渐看清了“运河真身”。在国家、省市文物单位的推动下,标准化大运河监测室、档案室被紧张有序地建立。郑州市考古研究院也开始带队“下河”,探河床、寻遗址、找文物。长达20公里的通济渠地面水工遗存被确定,运河有关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申遗到讲解,我与同仁共守护

王俊还在大运河畔见证了诸多“历史瞬间”。

“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不断进展,郑州市文物系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王俊说。为了确定河道的布局和走向,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济桥和堤湾两个位置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在整个河道分布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最终确定了通济渠郑州段的分布和走向。这对该段成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名单的一部分意义重大。

此后不久,王俊经历了大运河发掘保护工作的第一次“大检阅”。2013年3月28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童明康带队来到郑州,开始对通济渠郑州段的初检工作。那天,王俊早上5点就跑到单位,揣着忐忑且兴奋的心情,等待国内专家团队的到来。2014年6月22日,经过漫漫8年申遗长路,王俊在工作群里获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那一刻真的特别高兴。多年辛苦终于没有白费。”王俊说道。

随着“世界文化遗产”大名的加持,索须河畔的水工遗址、惠济桥头的附属遗存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访客,王俊多了一项讲解员的工作。

从20分钟的重点讲解,到40分钟的古今介绍,王俊都讲得游刃有余。

从昨日到今朝,我与大河共徜徉

现在的索须河畔,已经不再是当年模样。随着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展示和阐释工作不断深入,40余组世界遗产形象展示标志、3处大型展示壁在运河沿线纷纷设立,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更多民众前来了解运河、保护运河。

运河河道景观提升与美化工作让运河畔变成了“小公园”。王俊说,每到节假日能看到许多家庭到这里露营,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46337 2024-06-22 00:00:00 六 从年少到未来 我与大河共徜徉KeywordPh出生在大运河郑州段河畔 陪它一起从懵懂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