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函授”改名“非脱产” 重新定位才能更好出发
情绪消费走热 监管亟须跟上
分不保、钱难退 别被考研“保分班”忽悠了
别让“文字讨好症”成为社交精神内耗
机器人大厨是餐饮业革新者 还是厨师版“预制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函授”改名“非脱产” 重新定位才能更好出发

□评论员 韩静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教育部发文对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工作进行部署,其中提到: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主办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等,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教学。

成人高等教育通常分为“函授”、“业余”和“脱产”三种形式。其中,“脱产”可理解为全天在校学习;而“函授”和“业余”则主要通过远程自学、集中面授等方式,利用假期、夜晚等业余时间提升学历。两者虽各有特点,但整体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交叉性,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数字化水平的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已成为继续教育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函授”“业余”基本趋同,再作细致区分已无必要。

将“函授”“业余”统一为“非脱产”,与全日制“脱产”对应,表述上更加清晰、准确,也更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初衷。名称变更亦是重新定位,指向继续教育体系的不断优化——办学形式更加多元和灵活,更加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不可否认,目前的成人继续教育,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相对简单和宽松,这也造成了“脱产”与“非脱产”、“函授”与“业余”之间,所谓的学历含金量“鄙视链”。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继续教育的含金量不取决于教学方式,而是过程评价和毕业考核。国家在不断发出“消除歧视”等信号的同时,也在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含金量,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

距离2025年秋季还有一年时间,各地各校应提前谋划做好相关工作衔接,认真谋划、科学安排,准确把握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同时,谨防部分培训机构贩卖“学历焦虑”,弄虚作假、误导欺骗,损害教育声誉。防止“掺水”,仍需强化监管,守好质量底线。

从“函授”、“业余”到“非脱产”,并非换个名称那么简单,而是站上新的阶梯,迈向成人继续教育规范化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3586 2024-10-10 00:00:00 四 “函授”改名“非脱产” 重新定位才能更好出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