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函授”改名“非脱产” 重新定位才能更好出发
情绪消费走热 监管亟须跟上
分不保、钱难退 别被考研“保分班”忽悠了
别让“文字讨好症”成为社交精神内耗
机器人大厨是餐饮业革新者 还是厨师版“预制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京青年报:
情绪消费走热 监管亟须跟上

据《经济日报》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显示,除了追求性价比,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情绪消费有望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就现实来看,一些年轻人的消费需求的确呈现出从功能性向情绪性转变,并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在网购平台上,一款标价5元的胡萝卜兔解压玩具的销量达10万件以上,不少带有情绪抚慰价值的文字型手机壳、T恤衫也成为热门选择。情绪消费主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消费形式,具有消费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情绪消费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面临“情绪消费品”市场监管的缺失。如泄露消费者隐私、提供不正当服务、不合理收费等。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辨别能力,理性消费情绪商品和情绪服务,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3589 2024-10-10 00:00:00 四 情绪消费走热 监管亟须跟上KeywordPh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