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校园问题餐屡见不鲜 背后“利益链”黑手当斩
设46个付费二维码 教材的收益与公益能否兼顾
员工擅自离岗达16年 国企还有必要“劝返”吗
拿着手机当枪使 特权网红的“流量病”亟须猛药治
用沟通消弭偏见和恐惧 Cosplay不是洪水猛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澎湃新闻:
设46个付费二维码 教材的收益与公益能否兼顾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童之伟在朋友圈提出,应关注法学教材设置知识点扫码收费现象。其指出,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宪法学》教材中设置了46个二维码收费点,每个3元共138元,扫码付钱才能解锁新知识。

一本教材凝聚了作者的心血,鼓励购买新书、正版书,进而提高作者及出版方的收益,这样的做法没有问题。但是,事件的可议之处在于,书的性质有些特殊——它是教材,它有一定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这种“只有新书免费”的模式,相当程度导致二手书的价值大打折扣,循环使用的价值急剧降低。此事带来的启示,其实是教材这种特殊的文化产品,该如何找准定位的问题。教材是商品,可以营利,但又肩负着某种公共服务的使命,得保证普惠。市场逻辑和公益逻辑,需要在教材身上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合点,对此,行业恐怕还应进一步探索和明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5288 2024-10-18 00:00:00 五 设46个付费二维码 教材的收益与公益能否兼顾KeywordPh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