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热点 话题 禁用原料应被严格禁用,美丽背后的暗黑秘密应被挑破,老国货应倍加珍惜羽毛 11月20日,百雀羚针对近日舆论关注的添加禁用原料事件发布情况说明,称不存在违法添加禁用原料行为。声明中提及,“涉事原料为圆叶牵牛提取物,2021年4月25日,百雀羚已经对该产品配方进行了调整,并通过备案,2021年5月26日之后,百雀羚没有再生产过任何添加有该原料的产品,不存在违法添加禁用原料的行为”。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药监局11月20日晚透露,经立案调查,认定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委托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生产的百雀羚水嫩净透精华洁面乳(配方升级)(限用日期:20241105,批号:3R06YV11)不存在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禁限用原料管理规定的情况。 百雀羚及时澄清,让我们看到了其身为“国货之光”应该有的担当。毕竟在消费者眼中,很多国货老品牌用料质朴、物美价廉,值得长期信赖和支持。倘若“违法添加”,无疑是一种深深的背刺。 现如今,化妆品的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但归根结底,基本都是靠化学物质的添加来发挥作用。哪些成分能用,哪些不能用?哪些成分能用多少,哪些不能同时用?都需要遵循统一标准,让各种化学成分以被严格规定的安全浓度限量存在。 尽管圆叶牵牛提取物被限制使用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但显然算不上安全。也许是存在危险成分,也许是含有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成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其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也是事出有因,保障消费者健康需尽可能地避免潜在风险。 化妆品“违法添加”乱象应引起重视。无论举报者拿着过期百雀羚“翻旧账”的意图究竟如何,此次事件都提醒我们:禁用原料应被严格禁用,美丽背后的暗黑秘密应被挑破,老国货应倍加珍惜羽毛,应以“口碑是金”续写“国货之光”;以品牌底线,与流量共舞。 化妆品被检出禁用原料并非个案,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有品牌的产品被查出问题。监管部门需加大审核力度,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唯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不让变美付出健康代价。监管部门及时表态,为百雀羚证实清白,但同时也希望此次风波能成为整治美妆市场的一个良好契机。 评论员 韩静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