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青年要做节俭“新食尚”的引领者
整治“霸总”短剧 拒绝“向下的流量”
座椅只能坐半个屁股 服务椅怎么成了“防民椅”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初衷再好也容易变味
因“纵火”取暖被处罚 是提醒更是警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初衷再好也容易变味
辽宁大学化学院《细则》部分截图 央广网 图

热点 话题

学生扫雪,不离“自愿”“安全”两个基础;奖惩评审,不离“公平”“科学”两项原则

据央广网消息,11月26日,有网友发布辽宁大学《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引发关注。该份《细则》对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进行了规定,其中包含冬季扫雪缺席次数多于30%,将取消其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对此,该学院工作人员回应称,扫雪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劳动能力,“没有完成一个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劳动教育,这是不应该的”。

师生主动参与扫雪,无疑是冬日暖心的画面。站在学校的角度,将扫雪与奖学金挂钩,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奖学金作为一种荣誉与物质激励,与扫雪等任务关联,能促使更多学生投身到校园公共事务中来,提高他们的劳动意识与集体责任感。学生既扫了雪,又接受了劳动教育,乍听上去确实有合理之处,但仔细品读,总觉得初衷再好也容易变味。

学校虽然没说强制,但把扫雪与奖学金挂钩,相当于变相把压力给到了学生。学生扫雪是为了做好事,还是为了评奖学金?学生有特殊情况,也会被取消资格吗?一定程度上,将劳动任务与评定条件直接挂钩,可能使奖学金评定标准出现偏差,违背鼓励学术进步的初衷,并且,此举也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劳动价值与意义,或使劳动变得相对功利。

事实上,扫雪属于学校管理的职责范畴。该院一学生透露:“准确地说不是铲雪,是铲冰。”这种情况,找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扫雪铲冰也许更合适。此外,激发扫雪积极性,也不妨换个思路、换种方式。例如,设立专门的扫雪奖金、为志愿者提供热饮等,用更暖心的举措呵护学生的一片热心。

据了解,同一所大学内,法学院等其他学院并没有扫雪相关规定,这值得玩味。诚然,解释权在各学院手里,但“各扫门前雪”该怎么扫,却考验着管理水平和教育理念。学校当然可以鼓励学生扫雪,但不必“一刀切”,不必以变相强制的方式,让想要评优评先进的学生不得不去扫雪。

无论如何,学生扫雪,不离“自愿”“安全”两个基础;奖惩评审,不离“公平”“科学”两项原则。 评论员 韩静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72471 2024-11-28 00:00:00 四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初衷再好也容易变味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