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热点 话题 问卷调查应当有边界感,不能在法律边缘试探。教育者更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的“大先生” “‘您更喜欢男孩还是女孩?’教育局给家长发的调查问卷中,设置此种问题实在太离谱。”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山东省龙口市的郑女士发布视频称,9月份开学以来,孩子所就读的幼儿园给家长连发3份调查问卷,问卷部分内容“雷人”且不合理,让她感到被冒犯,引发热议。不少网民认为,当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学生、家长的信息采集“越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教育部门和学校设置调查问卷,是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家长反映,调查问卷对学生、家长信息采集“越界”。一些调查问卷中,甚至还设置“您更喜欢男孩还是女孩”等“离谱问题”,自然会引起家长反感。 男女平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调查问卷设置“您更喜欢男孩还是女孩”问题,显然带有性别歧视意味。不禁让人质疑,提出此问题的主体,是出于什么目的?此问题与教学内容有关吗?根据郑女士反映,此问题提供的选项,只有“男孩”和“女孩”两个选项,且只能单项选择,甚至连“都喜欢”选项都未设置,这要家长如何回答? 问卷调查应当有边界感,更不能在法律边缘试探。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然而,从9月份开学至今,涉事幼儿园已经发放3份问卷调查,如此频繁进行调查,是否有合理目的? 此外,虽然问卷标注为家长匿名填写,但第一个问题就要求填写孩子编号或姓名,这还是匿名吗?如此一来,问卷调查还有何意义?这到底是想调查学生情况,还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学校与老师又是否会以调查表作为参照标准,差别化地对待学生?若真如此,学校教育理念恐怕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财施教”。 事件曝光后,教体局学前科工作人员表示,此份调查问卷属于山东大学科研项目,并非由教体局负责编写。这种说法显然是在回避矛盾、推卸责任。不是教体局负责编写,就可以不审核问卷内容吗?学校为何也没有对问卷内容进行把关?还是说,问卷内容已经进行审核,但教育部门和学校依旧不觉得有问题?若是后者,那就说明相关人员理念存在严重问题。 教育者应要立志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平等对待每位学子,而不是以功利之眼审视学生背景,违背教育公平。 评论员 任思凝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