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将至,传统珠宝贵金属饰品消费市场呈现良好态势。为促进珠宝贵金属饰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昨日,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珠宝贵金属饰品时,要冷静消费,谨慎购买,线上购买时,要警惕“美颜”虚假宣传。 储备专业知识 冷静消费谨慎购买 所谓贵金属,常见的有黄金(Au)、白银(Ag)、铂金(Pt)和钯金等。 市消协建议消费者要明确需求和预算,根据用途,如日常佩戴、收藏投资等,确定合适的种类和价位,如黄金、铂金、钻石等。要了解基本的贵金属和宝石知识,包括纯度、硬度、重量单位(如黄金的K数、钻石的克拉)、常见的质量标准等。 中消协1月21日发布春节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购买“金包银”首饰时仔细鉴别,勿信虚假宣传。据介绍,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标注金重银重作为卖点,但很难验证金重银重分别是多少,甚至连珠宝行业专家也难以分辨。市面上所谓的“金包银”首饰,不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网络渠道销售,本质是银首饰,绝大多数都是镀金,不是手工“包金”。 线上线下区别大,警惕“美颜”虚假宣传 “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石线上交易中存在夸大宣传、伪造场景、双簧表演、以假充真、质次价高等消费陷阱。建议有条件的可线下看货,防止货不对版;在挑选时选择正规商家,比如有良好信誉、品牌知名度高的店铺或品牌专柜,这些商家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更有保障。 购买时要仔细观察饰品外观,检查是否有变形、划痕、镶嵌不牢固等问题。对于宝石饰品,查看宝石的颜色、净度、切工等是否符合预期。查看标识,合格的贵金属珠宝饰品都有印记,如黄金制品上会标明含金量,如“足金999”等,钻石饰品会标明钻石重量等信息。 选择正规渠道,查验鉴定证书 消费者在购买玉石类首饰时,建议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无论是线上线下渠道购买玉石珠宝,都须索要发票和鉴定证书,要仔细核对证书内容与饰品是否相符。要妥善保存发票、证书和饰品包装,在售后维修、以旧换新、回收等环节可能会用到。 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如线上购买珠宝贵金属饰品,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电商平台,建议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及时保存好相关购买活动视频、页面及票据。遇到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平台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到相关的行业协会或权威机构申请专业鉴定,待出具第三方评估鉴定报告后,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记者 李爱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