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A08
“群众平安,年过得才踏实!”
动起来 快乐健康闹新春
非遗斫琴人: 有信心传承古琴文化
我为公交车长们煮饺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非遗斫琴人: 有信心传承古琴文化
非遗斫琴人陶运成(右)

本报讯(记者 王翠 鲁慧 文/图)作为省级非遗古琴斫制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春节假期陶运成忙着斫琴会友。

说起如何做起这斫琴技艺,陶运成打开了话匣子。1998年到天津上学的陶运成,结识了他的老师张子盛,开始学习古琴。“记得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说你以后可以吃这碗饭。这或许是当时老师的鼓励,但最后竟被老师言中了。”陶运成说。

后来,他和田双琨先生学习古琴制作。从选材、制作工艺,到最终成琴后产生的音色差异,他细心去体会斫制中历代相承的审美惯性,以及制作者个人审美趣味的差别,留意其中细微的关系。

陶运成说,老师常说斫琴像“秀才扛大个儿”。干体力活儿是必须的,还需多种知识的学习积累,这来自制作者的知识结构,视野的宽度及深度。从留存到今天的传世名琴上来看,不只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所谓的极致音色,不同的槽腹所对应的音色特征,类似书法里的不同书体,或是不同的绘画类别,这些只是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都可以达到极致的高度,不宜以个人喜好,否定其他艺术形式的价值,具体到古琴的音色,器形亦是如此,不同风格的音色,不同气质的琴形,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需要认真地体会和思考。

古琴斫制之外,陶运成还精于传世古琴的修复和鉴定,曾受邀参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全国博物馆古琴调研小组”研究课题,现任中国乐器协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认识古琴文化,并开始学习古琴,制作古琴。”陶运成说,“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让我们更有信心把古琴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82429 2025-02-06 00:00:00 四 非遗斫琴人: 有信心传承古琴文化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