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谁家需要临时工?我这边有7个人,可以做到年底。”“我们印刷厂需要10名临时工,手工包装纸品。”……据《工人日报》报道,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渡头董社区工会联合会组建的园区“共享员工群”里,经常有这样的信息发布。 “共享员工”,实际上就是企业之间进行的员工调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共享员工”模式让员工在企业之间形成了临时性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分配,能够打开企业用工的新思路,缓解了一些行业之间的双重用工压力。对于“共享员工”模式,一些专家建议,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从法律层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也就是说,对“共享员工”这种用工模式亟待管理措施跟进,才能使其尽快形成气候行稳致远。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