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庆 通讯员 杨迎利)眼下正值地黄收获时节,巩义市西村镇堤东村的地黄种植基地里机械轰鸣,人头攒动,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碌着收获地黄。
走进西村镇堤东村的地黄种植基地,只见药材挖掘机穿梭田间采挖地黄,工人们弯腰捡拾,动作娴熟地将一颗颗地黄装入袋中,随后迅速装车,等待进一步加工。
据种植户张淑娟介绍,地黄,又名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两年地黄市场需求旺盛,日渐走俏。前几年得知堤东村要进行土地流转,她就承包土地种植山药、花生等作物,其中100亩土地主要种植地黄。
张淑娟告诉记者:“现已经到了地黄收获季节,今年产量不错,一亩地产量4000斤。”
地黄属一年生植物,从种植到收获需要150天至160天,其中除草、打药、浇地、采挖地黄需要大量人力,累计带动周边村8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村民魏妙彩说:“我们一天干8个小时70元,工期能干15天左右,在家附近务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顾上家庭,比外出打工方便得多。”
据悉,近年来,西村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因地制宜、创新求变,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特色种植,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产业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