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张利霞)“环境太舒服了,周末能待一整天!”大学生小李对书舍的阅读区赞不绝口。“以前借书要走半小时到县图书馆,现在步行5分钟就到!”社区居民王女士是书舍的“常客”,她表示,书舍的儿童绘本区解决了孙子“看书难”的问题,自己也能借到养生、烹饪类书籍,生活更充实了。近日,中牟新区两家城市书房乔迁落户广惠街道桃李社区、刘集街道鲁公社区,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会客厅。
城市书房下沉社区,核心是将阅读空间嵌入基层网格,不仅是设施的物理迁移,更是文化资源分配方式的重构,是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实现书房和社区服务的融合管理,从书房场地、人力等方面每年节约资金80万余元。
新迁移的社区城市书房,温馨的阅读环境、自助的服务模式,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桃李社区城市书房,面积200平方米,内设便民服务、一般借阅、少儿借阅等区域,拥有50多个阅读座位和7000余册图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多个门类,能满足市民的各类阅读需求,开放时间为9点至19点。
鲁公社区郑品书舍,面积300平方米,6000余册优质图书,服务范围覆盖社区内13个商业小区及全镇域居民。创新采用“社区牵头、合伙人协同”的联动模式,致力于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空间”,让知识真正融入社区生活、惠及每一位群众,助力构建全民阅读的全新生态。
福顺社区书房,采取“书房+咖啡”的运营模式,宽敞大气的空间,绿植环绕,满室氤氲咖啡香和书卷气,让读者享受像朋友客厅书房一样的亲切自然,尽享一段沉浸式的阅读时光。
星城国际社区书房,35平方米精致空间,藏有2500册好书和20余个舒服座位。
自书房入驻社区以来,凭借丰富的藏书、舒适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迅速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值得一提的是,新乔迁的两家城市书房均实现与图书馆的借还互通,进一步充实了居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