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平均30.5℃
7月我省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谨防中暑或热射病
降温要科学,急救要及时
连日40℃+,蚊子咋少了?“避暑”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日40℃+,蚊子咋少了?“避暑”呢!
专家提醒:高温天依然要注意防蚊灭蚊

今夏天气炎热,不少市民发现,烦人的蚊子好像比往年少了些,甚至有网民晒出密密麻麻的蚊子尸体。蚊子真的会被持续高温天气热死吗?

蚊子也怕“中暑”,热天会“避暑”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蚊子密度数据显示:今年5月、6月蚊子数量确实比去年少,但7月雨水增多,蚊子数量明显有上升苗头。真相是高温确实会影响蚊子繁殖,但高温天蚊子也会“避暑”!为了健康,暑热天居民日常生活还是要注意防蚊灭蚊。

市疾控专家表示,事实上,夏天蚊子也怕“中暑”,20℃~30℃是蚊子最活跃的温度。一旦气温过高,蚊子也就蔫儿了,叮人的“热情”骤降。大多数蚊子并非“热死了”,而是找地方“避暑”啦!

对于蚊子来说, 草丛、树荫、楼道角落、地下室、墙缝……这些阴凉处都可作为“空调房”。所以,这个夏天大家感觉蚊子少了,其实是蚊子“躲”起来了。

当然,高温天气,如果蚊子无处可躲,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确实也有可能被热死。40℃+的天气对蚊子来说也是致命的。

花腿蚊子最“毒”

有市民反映,虽然今年蚊子少,却感觉更“毒”。

对此,疾控专家表示,郑州地区存在的蚊子主要有3种。淡色库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白纹伊蚊,主要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疟蚊,主要传播疟疾等。

3类蚊子中,咬人最疼,包最大、最痒的,往往是白天活动的白纹伊蚊,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花腿蚊子。如果今年你感觉被咬的包特别“毒”,很可能就是被它们盯上了。最近频频上热搜的“基孔肯雅热”就是靠白纹伊蚊传播的。

高温导致蚊子“不想生,生不了,养不活”

此外,蚊子的繁殖过程必须在水里完成,当水坑积水温度超过38℃时,蚊子就没地方“下崽”,幼蚊的生存率会大大降低。

高温对于水中的卵,幼虫和蛹都会造成影响,以埃及伊蚊为例,实验发现,当水温在16℃以下或38℃以上时,幼虫的生存率会大幅降低,在水温达到40℃时会全部死亡,而蛹也会出现“死胎”情况。

高温对于蚊子生活循环(卵→幼虫→成虫→叮人)确实造成了影响,持续的高温会导致蚊子“不想生,生不了,养不活”。

本报记者 王红 张华

通讯员 师佳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511252 2025-08-02 00:00:00 六 连日40℃+,蚊子咋少了?“避暑”呢!KeywordPh专家提醒:高温天依然要注意防蚊灭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