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走过了一条灵活多变的道路
王铁民,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 ,现郑州十一中高三班主任。他告诉记者,3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走过了一条灵活多变的道路。
高考作文由最初的单纯考查一种写作技能(比如1978年的缩写、1979年的改写等),改变为考查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体现了尊重学生思维个性、发挥学生写作特长的原则。
作文分数也随语文科整体分数的提高而相应增加,上世纪70年代末是30分(整卷100分),80年代初是40分,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10余年是50分(整卷120分),从1994年直到现在,作文分都是60分(整卷是150分)。
总的来说,高考作文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无材料与有材料两大类。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直到2005年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连续7年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考生立意选材的选择空间很大,便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容易使学生形成宿构、套作的不良习惯。
30年的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方面,除了1977、1978两年直接反映现实政治外,一般都是间接反映现实,而且避免直接涉及热门话题。内容有两块,一是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二是强调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