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1977年~2007年 恢复高考30年
高考作文,让考生越来越“自由”
名师点评 30年高考作文之路
4个年代的考生忆高考作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名师点评 30年高考作文之路

中原网  日期: 2007-05-15  来源: 郑州晚报  
  高考作文走过了一条灵活多变的道路

  王铁民,国家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 ,现郑州十一中高三班主任。他告诉记者,3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走过了一条灵活多变的道路。

  高考作文由最初的单纯考查一种写作技能(比如1978年的缩写、1979年的改写等),改变为考查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体现了尊重学生思维个性、发挥学生写作特长的原则。

  作文分数也随语文科整体分数的提高而相应增加,上世纪70年代末是30分(整卷100分),80年代初是40分,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10余年是50分(整卷120分),从1994年直到现在,作文分都是60分(整卷是150分)。

  总的来说,高考作文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无材料与有材料两大类。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直到2005年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连续7年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考生立意选材的选择空间很大,便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容易使学生形成宿构、套作的不良习惯。

  30年的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方面,除了1977、1978两年直接反映现实政治外,一般都是间接反映现实,而且避免直接涉及热门话题。内容有两块,一是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二是强调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