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中原商业30年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请当事人之五
■“当事人讲述当年的故事”
有请当事人之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当事人讲述当年的故事”

2001年,一提起中原家电连锁企业,大家很自然就想到国美电器、通利电器和东亮电器,但处在当年的对抗中,基本上形成了“三国”之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格局。那么曾经辉煌的通利电器、东亮电器如今为何会陷入如此窘境呢?王维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次提到了这与豫商的特性和领军人物有关,没有国美电器黄光裕看得远,“嗅觉敏锐,但胆识不够”。

东亮胆识不够

嘉宾:王维 东亮电器原总经理 现河南帝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胆量太小

王维告诉记者,在中原家电连锁发展史上不缺乏创新。如在2001年4月份,在国美电器登陆中原时,东亮电器就在媒体上发表了“与狼共舞,与虎同行”的文章,引起了媒体和同行的高度关注,并牢牢地掌握郑州西区的主动权和销售量。 “由于东亮电器的小富即安情结,它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勇气。尽管不能说东亮电器就是短命,但是红火了一阵子后就专攻制冷领域,就造成至今没有人知道它了。”

说实话,我对东亮电器还是有感情的,但当国美电器攻入郑州的时候,中原的家电连锁企业选择了被动应对,来应对家电业态的竞争。

“家电业的特点就是这样,”王维说,“在发展的前期,我们主要琢磨同行的运作方式,等到设立连锁的条文法则都齐备了,连锁经营实际就成为一台机制良好的复印机,各个点去复制就行了。”

因此,连锁零售不仅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还是一个学会驾驭复制速度的过程。中原家电连锁零售业的失败者,在规模和复制上都是欠缺的,都没有学会,学像,学懂。如今还能坚持的,基本上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学而时习之,从而有一定优势。

王维的遗憾

当年中原的家电连锁业态单一、企业对外扩张能力不强等问题,都没有足以引起政府的重视,从而加大对企业的引导、扶持;另外,对于当年民营资本也没有投资家电连锁企业的想法,而家电卖场存在的规模不大、管理和创新等问题,基本上在资本运作上没有规划。晚报记者 朱江华 吴绍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177 2008-08-15 00:00:00 五 ■“当事人讲述当年的故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