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话题:专家称房价上涨源自丈母娘需求
莫让官场整风沦为领导震怒的注脚
“6.5年收入买房”离百姓有多远?
今年教师节,能否不“收礼”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6.5年收入买房”离百姓有多远?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2009内陆开发高地论坛”上称,重庆政府调控房价在全国诸城中效果显著。他表示,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9月7日《重庆晚报》)

高房价透支的是公众的发展权

普通家庭6.5年收入能买一套房能给公众怎样的期待?不难发现,当前的房价缺少理性,是以丧失公众福利为代价的,我国公众为负担高房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前,购房者的负担在日趋加重,中等收入者目前的还贷已经占家庭收入50%,这是一个警戒线,如果再进一步,买不起房的人会更多。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中等收入者,他们不仅要透支几十年的收入,还要透支再教育、投资或者创业的机会和上升的路径。长此以往,我们只能面对越来越多的房奴、伪中产阶级、脆弱的中产者。

有学者明确指出,房价透支的不仅仅是钱,而是透支社会各个阶层不断往上发展的路径,对他们的发展权是一种明目张胆的伤害。因此,普通家庭6.5年收入能买一套房,在笔者看来,就是要保障公众的发展权。舒锋

多少年收入买得起房应成为政绩硬指标

毫无疑问,居民用以购房的总计收入年限越短,对居民越为有利,也表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

叫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时下房市的风云变幻中,总不乏所谓的专家学者和着房地产商的调门,大力鼓噪房价仍有很大上升空间,穷人就不该买房等种种怪腔怪调。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因深陷“土地财政”怪圈,难以自拔,即便不想为房地产商鼓与呼,却又无法拒绝“土地财政”这块肥肉的巨大诱惑。

重庆推出“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目标,此举跳出了就房价论房价的狭窄传统房价调控思维。如果这一目标在实施中不走样,极可能倒逼政府自己必须时时刻刻站在民生负担角度,设身处地地约束盲目冲动的“土地财政”。从这层意义上讲,多少年收入买得起房理应成为一项政绩硬指标,也只有牵着政绩这个“牛鼻子”,房价才有可能回到理性的轨道。

禾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