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日是中国铁路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实施了铁路大面积提速。此后的十年里,提速成了中国铁路史上反复出现的字眼。作为交通枢纽,郑州无论是设施还是技术,都为提速提供了关键的支撑,同时也在提速中逐步强化了枢纽地位。
为提速一天更换轨枕9005根
每一次大提速,在铁路系统都是一次巨大的工程。
张俊岭,郑州开往重庆北的K909次列车长,1992年进入郑州客运段工作,近20年里,他几乎跟随火车跑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对我们来讲,提速意味着全路从基础设施到人员和管理系统的大动作,可以说全国所有带有铁路标志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其中。”张俊岭说,每次提速,铁路系统都要为此奋战几个月甚至一年。而郑州,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十字路口,不可避免地参与了数次提速。
2007年第六次提速让张俊岭记忆最深刻。“据我了解,这次我们局提速线路占到了全线的10%以上,尤其是在多轴重、多品种列车高密度同线混跑的京广线实施每小时250公里提速,难度非常大。”在设施改造中,郑州铁路局最多一日更换轨枕9005根,而全部线桥隧涵、通信信号、接触网改造,以及列控系统建设等任务也都快速完成。
说起六次提速,张俊岭拿出了一个记录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每一次的变化。
1997年4月1日,全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广等三大干线全路客车平均时速从48公里提高到55公里。从这天起,郑州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坐上了直通云南昆明的始发车。
第二次提速是在1998年10月1日,还是以京广等三大干线为重点,最高运行时速达140~160公里,有了两趟郑州始发进京列车。
2000年10月21日,全国铁路实行第三次大提速。对于郑州人来说,这次提速最大的好处是有了通往洛阳等省内城市的城际列车。
2001年10月21日开始实施第四次大面积提速和新列车运行图。令郑州人骄傲的是,代表中国铁路最尖端技术的电动车组“中原之星”在郑州至武昌间投入使用。郑州铁路局在京广线投入了我国牵引旅客列车功率最大、设计最高时速达170公里的韶山9型电力机车,承担起了武汉至北京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
2004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京广干线铁路部分线路基本达到时速200公里的要求,全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每小时65.7公里,但是,列车进郑州站必停的百年历史也随之宣告结束。
第六次大提速于2007年4月18日实施,京广、陇海等既有铁路干线实施了200公里速度级的提速,有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郑州市民也坐上了国产新型动力车组。
晚报记者 辛晓青 裴蕾 通讯员 张德洪/文 王银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