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天一个样的“风水门”还能走多远?
“8人编制70人领工资”如何解释?
是标准太少还是“漏洞”太多?
治堵
别总拿私家车主开刀
网民大会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8人编制70人领工资”如何解释?

记者日前获悉,陕西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编制是8个人,在册领工资的人数有近70人。该办一位副主任称,现在上班的有54个人,其中一部分人请长假。而被该单位管理的当地多家网吧均表示,该单位接收后,网吧被要求每月缴纳1000元“管理费”。(10月15日《西安晚报》)

“社管办”的行为是行政乱收费的缩影

8月31日以来,《人民日报》连续报道了行政及垄断行业收费乱象,引起强烈反响。这些收费乱象既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涉及企业经营服务性收费。报道称,各种乱收费,成为压在百姓身上的大山。在我看来,陕西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简称“社管办”)的行为正是当前行政乱收费的缩影。我们分析“社管办”这只“麻雀”不难发现,乱收费“顽疾”久治不愈的病根,就是支撑乱收费背后的权力乱作为。“社管办”可以对网吧随意进行处罚,是因为权力乱作为几乎不受监督,被管理者在权力的压迫下敢怒而不敢言。同时,缴了“管理费”后,“社管办”对未成年人上网等违法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实际是执法权力的部门化和私有化,是变相的权钱交易。

整治行政乱收费,让类似的“社管办”不再出现,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立法和行政的层面着手,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力度。唯有如此,行政乱收费才会逐渐得到整治。孙瑞灼

“吃”网吧式的“养人”何时杜绝?

类似的“以费养人”的例子,可谓信手拈来。据2009年8月10日《成都商报》报道,湖南省环保厅网站上爆出溆浦县环保局进人潜规则——普遍要收“押金”一两万元,该局现在的干部职工竟有117人,而实际编制只有20人。那么,环保局又是如何养活这117人呢?据报道,对于溆浦县环保局,其经费来源有两大块:一是县财政拨款,二是收取的排污费——溆浦县每年排污费收取金额400多万元。说形象些,这批超编人员是靠“吃污水”的费用(排污费)养起来的。

在笔者看来,要想杜绝类似的“吃”网吧式“养人”,一者,清理和清退超编人员必须动真格的。否则,清了来、来了再清,最终也只会跌进“膨胀—精减—再膨胀”的怪圈;二者,严格收费项目审批,严格把关“小金库”,让个别以收费牟私的单位无费可收,让他们违法违规的收费“无处可放”。

最关键的是,解决事业单位超编的问题要纳入到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的体制和编制的改革必须尽快全面实施。几年前的数字是,我国由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有4500多万,即平均28个人养1位“吃皇粮”的人——近年来这一现象虽有改观,但进一步的改革仍需大力推进。因为,清理“以费养人”不仅是为疏解公众情绪的需要,更能达到为公共财政减负的目的。毕晓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