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立足本土的“企业智慧”
斑马预言
爱不够的黄土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人间食话 葫芦逸事 □冯杰

我姥姥是这样教我种葫芦的:

先把葫芦籽泡在小碗温水里,上面盖一片湿抹布,放在炕头,等葫芦籽发芽后,再移种到地里。这样成活率高。育种期间且不能接触油腻东西。

在我们村有个习俗,葫芦籽大人是不让嗑吃的,据说吃葫芦籽嘴里能长龅牙,立竿见影。当年有一对极红的女影星就长过一双出类拔萃的虎牙,后来碍于美容给拔掉了。我替她遗憾。当时我就考证她小时候一定偷吃过葫芦籽(承认不承认那是另一回事,名人一般都否定过去的鼻涕旧事)。

古人崇拜葫芦,因为它多子。多子多福。在北中原,葫芦有着自己的家族系列。圆的我们才叫葫芦,长的叫瓠,瓠吃起来比葫芦味道更好,利水。把葫芦解开又叫瓢。我家至今还用。母亲做饭时就是以“添几瓢水”为度量单位来计算多少米的。颜回也种葫芦,颜回说的“一箪食,一瓢饮”,说的也是葫芦的二分之一。

葫芦具有可塑性,年轻的时候套上不同的容器,能根据主人的需求长出多种形状。过去这些大都是乡间玩蟋蟀的人去摆弄的,叫蚰葫芦。我家里主要种有四种葫芦:大葫芦、小葫芦、长柄葫芦、亚腰葫芦。种蚰葫芦有玩物丧志的嫌疑。

在听荷草堂,每年我都有种葫芦的习惯。

趁葫芦发青时,我急忙在葫芦上用毛笔写字,晒干后,就挂了满满一墙。风一来,哗啦哗啦地响,像谁在秋风中朗诵诗句。在葫芦四壁上面,我抄有“乐府”,抄有“古诗十九首”,那是汉朝人的声音。葫有腹语。

当年,姥姥还认真地交代过我,说一家人过生活时,不能用一个葫芦分开的瓢,那样家里日后就要出秃子。我觉得这已是另一桩葫芦逸事了,正史上肯定不记载,有点接近科学上的仿声学。我知道,天下的秃子都是互相抄袭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