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工人日报:
一旦单双号限行也不灵了怎么办
国企员工敬业度最低有点“意思”
很冠冕但不堂皇的拒录理由
莫做公民权的旁观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企员工敬业度最低有点“意思”
花巨资引进院士不如直接投资科研

国企员工敬业度最低有点“意思”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市领航人才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敬业度最低。国企员工为何敬业度低?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昕认为,大部分国企的绩效受政府和政策影响较大,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市场化水平不足。比如,在员工招聘方面受人情关系影响较大,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于敬业度较差且绩效明显达不到要求的员工,也无法通过降薪降职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加以处理。(10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在哪个岗位,员工敬业度主要取决于薪酬与进步成长机制。现阶段,国企薪酬具备较强竞争力,但员工内部激励竞争机制乌烟瘴气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从国企内部结构上看,养人不干事、人浮于事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国企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国企成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解决家属亲戚就业,乃至进步升迁的后花园。在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面前,公平竞争要么根本异化为墙上制度的虚假把式,要么只是局限于无碍领导干部利益的小范围现象。

当成长进步让位于巴结权力,工作能力屈从于门路关系,当员工渴望的公平竞争进步机制成为易破的肥皂泡,国企的人事管理自然上气不接下气,别说激励员工爱业敬业精业,就是把方方面面的关系理顺便已属不易。当那些倚仗非正常通道上升者除了享受待遇外,既不可能充分履行岗位职责,还可能反向激励更多员工崇尚不信能力信关系的灰色哲学。

禾刀

花巨资引进院士不如直接投资科研

16日,辽宁省政府披露,如果某单位引进或培养出一名院士,辽宁省将对该单位奖励1亿元。此前辽宁省引进一名院士的奖励是2000万元,1亿元的力度在全国也比较少见。不过,奖励1亿元的前提是引进的院士必须真正在辽工作,是该省某家单位的职工,包括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都必须在辽宁,而非简单的挂职或聘用。(10月18日《京华时报》)

院士称号虽是中国科学家的至高荣誉,但只是个人荣誉,与地方无关。地方政府不该也不能介入院士评选,通过助选、拉票等方式干扰院士评审和选举。但1亿元的重奖必然导致相关单位不惜血本地争夺院士名额,等于变相鼓励他们花钱拉票搞贿选或是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干预院士选举,助长舞弊行为,败坏选举风气。当中国的科学家都热衷于争夺院士称号与其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时,还有精力专注于科研吗?政府和相关单位拨付的科研经费也可能会有相当部分被用于拉关系或被直接侵吞。这种奖励越多,对正常的科研破坏也就越大。

各地频频爆出重奖引进院士的新闻,与其说是求贤若渴,不如说是把院士当成了花瓶,以此来装点政绩。如果真正重视科研,重视科技人才,就别把院士数量当回事,而应把有限的科技经费用于培养科研后备人才和投资科研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才更有意义。杨国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