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幸福着的苏东坡
云是鹤故乡
文化因学而昌
脱袜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云是鹤故乡

云是鹤故乡

□宋幻红

古来圣贤皆寂寞,从来材大难为用。千百年来大瓢兀自空着,大樗兀自独立,没人能利用它们。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辗转奔波14年终不能被重用,最后仍是未尝被沽价的美玉,不曾被食用的葫芦,没有木匠问津的大樗。

自古以来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生不逢时,无路请缨的人多。阮籍﹑刘伶等人用清谈、饮酒、佯狂来避世,排遣苦闷。陆游有“寂寞开无主”的忧闷和“只有香如故”的不甘。陈子昂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之悲慨。欧阳修被贬滁州时,一直主张与民同乐,但是从“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者”中又能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苦闷与落寞。面对寂寞,豁达的苏东坡,既有“回望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又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逸情。

梁山泊的阮小七价值观是,“俺这一腔热血,只卖与识货的”。因为中国人一直信奉“士为知己者死”,但是知己者往往不遇,士只有寂寞以老。于是不觉豫让的故事是悲剧,他坚持“他人以众人遇我,我以众人报之;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先是有智伯这个知己可供其拼一腔血去洒,末了又有赵襄子这个知己去成全其心志啊。卞和怀抱美玉,多年没人识得。但怀中美玉依然是美玉,一块旷古未有的奇玉。士怀才不遇,但才依然是才,士岂能不是士。

能把寂寞作为享受的人不多。大约因为箕山的风、月太可人了,才有了许由的洗耳。还有视权贵如腐鼠,宁做自由之龟的庄周,东晋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明时,世人眼中的唐寅放浪形骸,他却笑道“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如一声春雷响彻名利场。

曹雪芹也罢!唐伯虎等人也罢!其实都身怀旷世奇才,只是他们不认可世俗的人生道路,而本身的理想道路总是遭受现实的沉痛打击,于是他们以一种不合作的态度向人生“罢工”,或者义无反顾地逆流而行,情愿穷困而死也将自己的理想之路进行到底。由于他们的“罢工”,由于他们不顺应潮流争取功名利禄,这在普通人眼中,他们自然是另类,甚至是于国于家无所作为的废物了。

为了生计,大多人不得不绞尽脑汁在世俗中滚打,这无可厚非,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对那些不屈服现实,为了内心的憧憬以及尊严甘愿饿死的人,表示理解与敬意。因为一个繁华的社会虽然是靠务实者所拼搏而来,但是这社会倘若所有人都屈服现实,没有那些不合时宜者的抗争与呐喊,这个社会将失去良知与希望。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世人多以之为警世恒言。可是,总觉得如果改为“不论何年,无需看他”岂不更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屑于此的名士喜择清静处隐居,宁愿寂寞着,也要独善其身。中国人是最灵活了,得意时有儒家的入世思想激励言行,失意时有道家的出世精神来慰藉心灵。

想入仕需有一定的基础条件,首先是身体素质好,文山会海需有一定的坐功,还有各种应酬,没有过强的体质不行。想有作为、出政绩,所以不简政,竭力把小事做大做强,也需要超人的精力。其次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面对指鹿为马、背信弃义等人事不惊不怒,甚至自己也要这样的厚与黑。那些不具备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沉稳的心理品质的知识分子,自是胜任不了。既如此,只能寂寞着。

中国知识分子常常觉得孤独寂寞,还因为他们往往代表社会发展应有的正确健康的方向,其思想必是超前于同时代人。鹤立鸡群,鹤是寂寞的。

鹤又是从容的,云是它的故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