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官谣”不能遁入法外之地
派出所收费背后到底有无猫腻
“带病提拔”如何破局
应配套出台火车误点赔偿方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派出所收费背后到底有无猫腻

探究

近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一洗浴中心老板实名举报辖区派出所长收取赞助费,且不开具票据。此外,该所长还常年收受他人礼金及向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收取保护费。27日,当地公安局作出回应,收赞助费的是派出所,金额达100多万元,“均开具了财政非税收入票据,并及时入账”。

在派出所查了一阵,当地公安局得出结论:非法收取公共场所保护费与事实不符。涉事派出所存有“预收罚款后实施处罚”,以及收取消防罚款后“未及时解缴入账”等问题。而针对舆论关心的赞助费问题,通报又称“均开具了财政非税收入票据,并及时入账”。至此,从程序上来说,所有指向这家派出所的质疑,似乎都仅能说是违规。而为表示处理问题的诚意,当地公安局在通报中亦称已“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不过,尽管该区公安局已作了回应,但关心此事的人仍惴惴不安。因为派出所这所谓的100多万元“消防罚款”,仍让人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愤怒。消防罚款还能预收?消防罚款还可不及时入账?这一家派出所的问题,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另有别情?从通报来看,都没有一个可靠而清晰的答案。并且,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派出所不但需要企事业单位的金钱赞助,还会正儿八经地开具发票。难道派出所变成了福利院?养着大帮孤儿需要社会献爱心?

不论是预收消防罚款,还是收受赞助费,这家派出所的行为已不是单纯的违反程序。从法律上看,他们的这些行为已有索贿之嫌。派出所手握公权,如果收取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赞助,那又谈何秉公执法?谈何维护正义?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当地公安局对于这样明显有权力寻租的行为,仅仅认定为违规,这是否说明,这笔赞助费后还藏着别的“猫腻”?使得上级公安机关都有些“投鼠忌器”?

面对实名举报,主动公开回应,当地公安机关这种姿态富有建设性。但从消除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来看,仅有回应的姿态还远远不够。对于人们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既要有主动回应的勇气,更要有经得起事实考验的结论。如果匆忙拿出来的结论,既经不起逻辑推理,又不符合法律法规,怎能说服公众,说服举报人?

更何况,涉事的部门属区公安局派出机构,属同一系统。目前,虽未有证据显示这两者存在利益关联,但为避嫌,区公安局应该回避对此事的调查。毕竟,从目前区公安局的通报内容来看,预收消防罚款、收取赞助费等问题,已不是上级追究下级“相关责任”的范畴。从程序上看,当地纪委更应介入这一起事件的调查,查清预收消防罚款、百万赞助费背后的细节,从而给民众也给正义一份满意的答卷。

规范收费乱象,追责少数几个人,赢来的只是局部的正义。当地公安机关除反省外,还应联合监管部门对全区派出所,展开一次收费情况的普查,严惩所谓的预收消防罚款和各类违法收费行为。并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切断权力寻租的利益空间。警示警务人员必须规范收费行为,给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收费明目画上法律的句号。

□杨兴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8843 2013-08-30 00:00:00 五 派出所收费背后到底有无猫腻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