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官谣”不能遁入法外之地
派出所收费背后到底有无猫腻
“带病提拔”如何破局
应配套出台火车误点赔偿方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带病提拔”如何破局

街谈

7月25日海南省东方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麦某任职的通知,任命其为东方市林业局副局长,但仅过了10天,麦某就因“审批东方市江边乡一块约70亩的林地开采时涉嫌违规被带走调查”。其升官之诡谲,落马之神速,让“带病提拔”的问题再一次引发公众关注。

所谓“带病提拔”,是一个奇怪的词汇。质疑者可以拿他来质疑,组织部门所选拔任用的人选是否“疾病缠身”,在落马后很容易被证实。而组织部门也可以轻易否认呢,只需祭出一个不违规的借口就成。

在麦某事件中,我们先且假定每一个程序都行礼如仪地走完了,相关负责人所说的在整个过程中,“未接到任何针对麦某的举报信访资料”也属实,现有考察环节似乎也很难揪出“带病提拔”干部。

一者,某些干部并不因为自身有问题就放弃升官追求,相反,恐怕越是有病就越是有着更为强烈的升官诉求。正因为没有政绩,甚至正是因为有贪腐前科,才更有必要或者更有能力请托跑关系,才更精于跑官要官买官以介入或者干扰组织部门的选人用人程序。更何况组织部门谈话之类又不是纪委办案,想升官者在考察环节自我美化还来不及,谁会傻到说自己“疾病缠身”的地步呢?二者,官员常常都是一定圈子中的人,而被提拔者上面可能是有人的,官员能够进入提拔考察的视野,常常就是关系较铁的代名词。在如今的世风下,即使明知人家“带病提拔”,很多人可能下意识选择“装聋作哑”。一些“带病提拔”的案例显示,“带病提拔”并不鲜见,甚至“不带病不提拔”也并非全是笑话。

种种情形表明,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虽然有程序公正的要求,但是组织仍是极容易被个人牵着鼻子走,而“带病提拔”就有空子可钻了。在近日召开的湖南省组织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就痛陈,现在有一部分干部,热衷于自我设计,为自己的升迁设路线图、排时间表,把每一个岗位都当跳板、把每一个职务的任职时间都算计好、每一“班车”都想赶上,今天在这个领导那儿套近乎,明天又和那个领导联络感情,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抛在九霄云外。

徐守盛同志的言下之意很清楚:被提拔者可能刻意设计升官线路图;“伯乐”们也可能被这种热衷升官的人利用。由此一来,所谓选人用人的程序,尤其可能被这类人的个人行为所架空。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应该着力改变选人用人重相马不重赛马的局面。重相马,则所谓“伯乐”的发言权是一言九鼎。“伯乐”也可能被蒙蔽受误导,甚至可能从感情上把“疾病缠身”的驽马当作是千里马。只有开放的赛马机制才能破除“带病提拔”的痼疾,谁跑得快,谁勤政廉政,组织看着,群众盯着,组织也很难被个人牵着鼻子走。 □严辉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98844 2013-08-30 00:00:00 五 “带病提拔”如何破局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