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里,乾隆在西湖边遇见英俊少年陈家洛,良足畅怀,便赠给他一块触手生温的暖玉,“玉色晶莹,在月亮下发出淡淡柔光。玉上以金丝嵌着四行细篆铭文:‘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陈家洛低吟“情深不寿,强极则辱”那两句话,体会其中含意,只觉天地悠悠,世间不如意事忽然间一齐兜上心头,悲从中来,直欲放声一哭。 其实陈家洛不必如此悲恸。乾隆爷送他暖玉,或许只是希望他“君子如玉”。东汉许慎曾在《说文解字》里将玉概括为“五德”,与君子应该具备的“仁、义、智、勇、洁”相对应。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极大的一致性。以物譬人,故而国人历来以佩玉为美。帝王将相的冠冕上嵌着玉珠,达官贵人的腰带上镶着玉片,文人骚客的衣服上系着玉,就连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也不忘给他偏爱的主人公脖子上挂块“通灵宝玉”。 玉养人,人养玉。所谓养玉,讲的便是藏家除了要对玉器进行日常的擦拭外,还须将它贴身而藏并且要不断地盘玩,只有这样才能使玉石化蛹为蝶,绽放出自身的灵性和色泽。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诗经》对佩玉的描绘充满浪漫与温情。中国的女子,天生适合佩玉。玉的温润柔滑,晶莹纯洁,含蓄内敛,致密细腻,无不与中国女子天成合一。那种静静栖于一处不事张扬的内敛,蕴含在极深处的世事沧桑,穿越了千万年时空,也绝难改变它们的美丽容颜。 女孩既然是玉,自然要配上一个玉的饰物。想想吧,莹白的手腕上带着那么一个物事儿,圆圆润润,清宁而舒展,连脸色都映衬得娇娆几分。这冰凉温润的玉终日倚靠着身子,走哪儿都带来通体的清凉,那光洁、翠色、源远流长的古典气息也输进了女孩儿的身体,使之清新秀气,言辞得体,未语先笑。 人美映玉,玉润养颜,的确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黄亚明专栏 时尚旧影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