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文化产业周刊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吕蒙:名将成功“三字诀”
租房VS买房
耳中明月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鱼禾专栏 饮食男女

爱情这东西,究竟是从哪里来的?瓦西列夫的结论是,爱情发生于相互的审美。某个人经过了你的价值判断而进入你的审美视野的时候,那种叫做爱情的东西就可能发生了。

沃什说,爱情是一种轻快、狂喜的躯体状态。这种状态,是几种神经递质即PEA作用的结果。你遇见那个人的时候,微风就吹到了制造PEA的工厂。当PEA达到了峰值状态,身体就陷入微烧和狂喜,爱情也就来了。

但是,为什么一定是那个人,使身体里制造PEA的工厂开了工?

米兰·昆德拉的解释是:诗意。他说,没有诗意的两性关系是千篇一律、不值得记忆的。所以,当特丽莎“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滥情的托马斯便沦陷了。无论在其他女人那里探访到多少轻快,托马斯总是跌回到与特丽莎的关系之中。那种深埋的痛楚感,成为他混乱的两性关系中唯一有重量的部分。

古希腊神话则是这样解释的:雌雄同体的人被宙斯一劈为二之后,就被一种不完整感折磨着。怀着复归完整的焦渴,他们一直在互相寻找。也许另一半有着触目的缺陷,但是他们可以完美无缺地吻合。因而只要遇到,就可一眼认出。与价值判断、审美和PEA都没有关系,把她与他联结到一起的,是那种宿命的一体感。

凡事总有例外。在多丽丝·莱辛的故事里,安娜·伍尔夫对自己的不完美难以容忍,渴望寻找完美的男人来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男人带来的,却是更触目的缺陷。你当然可以说她找错了另一半,但是,在一切误认里,爱情简直成了陷阱。

似乎是李碧华说的,女人一生要吻过许多青蛙,才能遇到自己的王子。不过,敢试青蛙的女人毕竟不多,试来试去的往往是男人。只是,在这样密集的尝试中,男人的勇气够用吗?会不会已经历尽艰辛遇到了她,他却在一种敷衍的惯性里永远地错过?

当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逐渐浸润到日常生活,我们感受、理解及面对世界的方式也在无可挽回地丧失独特性。爱情成为一条概念化的河,以雷同的方式流经所有的男人和女人,谁也无法从中找出专属于自己的词汇。

但甚至有了独一无二,也仍然拯救不了爱情。生命里深藏着一种属性,使我们无法躲开地心的引力。我相信有时候我们其中的一个会像磁石吸引铁块那样吸引另一个,或者相反。但最终我们都会掉落到地上——这绝非故意,而是天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35473 2014-01-10 00:00:00 五 无标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