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一票游多日” 折射旅游业向链式经济转型
少3斤罚5万 警示意义大于处罚本身
奶茶杯现不雅生僻字 文化营销别踩错底线
妇科论文现男性病例 开除编辑不是根治良方
局长“腾家”救急 也是宠客之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妇科论文现男性病例 开除编辑不是根治良方

热点 话题

把人才从“唯论文”评价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治理审核不严、错漏百出、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对此,《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经调查,该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审稿流程存在漏洞。该杂志社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5月6日澎湃新闻)

须知,准确性是论文可信度的基础。一篇“不辨男女”“患者和患儿表述混乱”的论文,如何让人肯定它的学术价值?它又是怎么发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的?

出版社发表论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审核编辑,包括数据的合理性和结论的科学性等,都要无一遗漏反复论证,然后才能发表,整个过程需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作者写错了字,审稿者又马马虎虎毫不负责,荒诞的情节才一路开了绿灯。

事关学术界声誉,出版社方面应严格整改,强化论文审核标准和审查责任,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作者也应反思,怎么会把妇科病例的性别写错?一时笔误尚可修改,要是涉及学术不端,那就不是小事了。

一次次荒诞事件背后,暴露出学术风气的浮躁——重发表不重论文、重数量不重质量。在一些人眼中,论文只是考核、评职称的工具,只在乎有没有论文发表、发表的期刊是否权威,而根本不看论文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所以,才有了粗制滥造的论文,甚至催生出中介“代写代发”的歪门邪道。

破除“唯论文”评价乱象,一方面,需重申论文创作的初衷,在于推进学术学科发展,而非将期刊发表视为唯一标准;另一方面,需将论文发表与考核、评职称解绑,把人才从“唯论文”评价中解放出来,也从根本上治理审核不严、错漏百出、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问题。

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不仅在于学术研究的严谨创新,其发表流程也应该纯粹而严肃。严肃处理是应有之义,但开除编辑不是根治良方。莫让劣文逐良文式的论文发表模式,再为害学术了。评论员 韩静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6934 2025-05-07 00:00:00 三 妇科论文现男性病例 开除编辑不是根治良方KeywordPh